第123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123章
大軍平叛並不算順利,說白了,漢室的統治也就是幾十年時間,在關中或許因為當年劉邦的“約法三章”還有劉恒登基之後降低稅賦等一系列利民政策,成為了老劉家的基本盤,而在其他地方可沒這樣的好事,對於普通百姓來說,對於漢室,他們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,對他們來說,統治他們的是地方官員諸侯王,甚至就是鄉老豪強,一個亭長就能逼得他們家破人亡。長安的政令就算是再好,下面人也不知道,他們對劉氏自然沒多少忠心可言,甚至因為下面的盤剝,反而對漢室充滿怨恨。
加上這年頭的軍隊也沒多少軍紀的說法,當兵沒有軍餉,收獲分為戰功後的賞賜和繳獲,漢軍對於戰功的計算承襲了秦制,中下層看的是斬首,上層才會看其他。問題是,對於尋常士卒來說,再悍勇,也不能保證一定會有斬獲。而且,如果說開國那會兒軍功封爵還能分地,現在幾乎就沒可能了,關中的土地差不多都有主了,至於分關東的地,有這個想法的幹嘛不跑遼地去,那裏都不用拼命,去了就能分地呢!
總之,漢軍到了地方之後,一邊與叛軍交戰,一邊也將當地折騰得不輕。普通的黔首反正是壓榨不出多少油水的,倒黴的主要是有產者,還不是那等豪強巨賈,主要就是小地主小商人,相當於後世的中產,他們有一定的資產,卻又沒到那個能影響上層的程度,因此最是倒黴,一個不對,就被扣上個勾結叛逆的帽子,然後一大家子就被貶為隸臣,幾輩子的積累就這麽化為烏有。當然,尋常黔首也落不到什麽好處,甭管他們今年的徭役有沒有服過,這個時候直接就被就地征召充做民夫。
若是沒有對比,那大家也只能是自認倒黴,可誰讓遼軍秋毫無犯,甚至大把的好處隨便撒。遼國那邊物質是真的充裕,要不是劉昌還算是控制,加上遼國的主流還是對外擴張,否則的話,大批的工業化產品往大漢傾銷,能直接摧毀漢室的小農經濟。
如今是戰時,遼國軍方又一向不缺錢,加上劉昌本來就存著花錢買民心的打算,因此,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源源不斷地流入戰區,美其名曰幫助戰後重建。只要你肯幫遼軍做一點小事,就能夠拿到遼軍發行的軍票,並用軍票兌換到各種商品,衣食住行,樣樣俱全。對於戰區的百姓來說,給遼軍幹點活算什麽,他們平常從年頭勞作到年尾,能不拉饑荒都算是天幸,而如今呢,隨便幫著修修路,搬搬東西,做做飯,甚至是指個路,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。
這下子還有什麽好說的,一個個那叫一個歡欣鼓舞,很多恨不得遼軍一輩子不要走了。
如此再對比一下漢軍的作為,頓時竟是出現了一個荒唐的情況,漢軍還沒到呢,就有大量百姓拋家舍業,或是只攜帶一些細軟,就往南邊原本應該屬於叛軍的地方跑,叛軍那邊一些軍隊拿了遼軍的好處,對此也是睜只眼閉只眼,就這麽任由這些百姓往遼軍的控制區跑,到了地方之後被早就對移民流程熟極而流的遼軍接手分流,願意移民北方的就直接上傳,不願意的也能就地安排下來,畢竟,這年頭南方開發程度並不高,遼軍來了之後,就開始大興水利,修橋鋪路,許多原本不適合居住的地方就這麽被開發了出來,分配給了新來的百姓。
遼軍這邊穩打穩紮,倒是漢軍和叛軍那邊你來我往,打得熱鬧,一封封戰報通過各個渠道送往長安未央宮,劉恒看著都覺得牙疼。
有道是請神容易送神難,遼軍進展迅速的時候,劉恒擔心遼軍直接達到函谷關門外,以後天子詔令出不得函谷關,結果遼軍如今放慢速度,劉恒就擔心遼軍借著這個機會消磨漢軍與叛軍的實力,自個坐山觀虎鬥了。
這等擔憂劉恒是不好在朝堂上直接說出口的,隨著當年那些開國功臣的漸漸落幕,如今朝堂上不少人與遼國都有了些利益關系,大家其實都情願讓劉昌繼位,一方面少些腥風血雨,一方面也能跟著混些好處。說白了,遼國軍力強盛,即便是匈奴在遼軍那裏,也被打得跟死狗一樣,劉昌若是繼位,大家定然能混到不少軍功,到時候在北方礦產豐富的地方混個封國,哪怕沒金礦,賣木頭也是細水長流的收益。
總之,別看如今劉恒春秋正盛,但是在許多朝臣眼裏,已經都惦記著新君上位,劉恒又不是傻子,自然能夠看得明白,這也讓他為之郁郁。若是其他兒子有這般本事,劉恒固然忌憚,也會為之欣喜,偏偏是劉昌。如今雖說明面上劉昌對他這個父皇客客氣氣,實際上父子二人之間橫著呂氏母子四人的性命,根本就難以轉圜。
這年頭其實不講究什麽父要子亡,子不得不亡的說法,劉據那般性情,被逼到了懸崖上還起兵造反呢!便是民間,難道做父親的殺了兒子就不犯法了?孔子還說小杖受大杖走呢!何況是殺兒子!依照漢律,就算是兒女不孝,你也只能以這個罪名將兒女送到官府治罪,自個殺人,那肯定是不行的,那是要被貶為隸臣的。當然,你要是有爵位,可以用爵位抵罪。劉恒自個就修改過漢律,將父殺子從充為城旦舂這樣的無期徒刑變成了有期徒刑,一般是六年。但是,呂氏母子,最小的才剛會說話,這你能說是不孝?
若是呂氏都死絕了,那麽自然可以用呂氏謀逆來解釋這一切的合理性,可誰叫劉昌還活著,還成了氣候,哪怕當年參與到誅呂之事的功臣如今都死得差不多了,但是,當年的事情,沒有劉恒的配合,那怎麽可能呢?
所以,指望跟劉昌父慈子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,當一個繼位的新君不願意給前頭的皇帝相應的臉面時,能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,劉恒倒是不指望厚葬,但還是在乎身前身後名的。
這讓劉恒如今前所未有地理解了劉邦當年的想法,不樂意劉盈繼位,更想要愛子劉如意繼承自己的一切,但是劉盈或者是劉盈背後的呂氏乃至開國功臣卻早已經是根深蒂固,即便身為天子,也只能退讓。劉盈好歹還是個仁孝的,對劉如意這樣曾經直接威脅到自己的兄弟也能各種維護(當然沒護住),可是劉昌呢?他真的不會記恨竇皇後和慎夫人所出的幾個孩子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大軍平叛並不算順利,說白了,漢室的統治也就是幾十年時間,在關中或許因為當年劉邦的“約法三章”還有劉恒登基之後降低稅賦等一系列利民政策,成為了老劉家的基本盤,而在其他地方可沒這樣的好事,對於普通百姓來說,對於漢室,他們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,對他們來說,統治他們的是地方官員諸侯王,甚至就是鄉老豪強,一個亭長就能逼得他們家破人亡。長安的政令就算是再好,下面人也不知道,他們對劉氏自然沒多少忠心可言,甚至因為下面的盤剝,反而對漢室充滿怨恨。
加上這年頭的軍隊也沒多少軍紀的說法,當兵沒有軍餉,收獲分為戰功後的賞賜和繳獲,漢軍對於戰功的計算承襲了秦制,中下層看的是斬首,上層才會看其他。問題是,對於尋常士卒來說,再悍勇,也不能保證一定會有斬獲。而且,如果說開國那會兒軍功封爵還能分地,現在幾乎就沒可能了,關中的土地差不多都有主了,至於分關東的地,有這個想法的幹嘛不跑遼地去,那裏都不用拼命,去了就能分地呢!
總之,漢軍到了地方之後,一邊與叛軍交戰,一邊也將當地折騰得不輕。普通的黔首反正是壓榨不出多少油水的,倒黴的主要是有產者,還不是那等豪強巨賈,主要就是小地主小商人,相當於後世的中產,他們有一定的資產,卻又沒到那個能影響上層的程度,因此最是倒黴,一個不對,就被扣上個勾結叛逆的帽子,然後一大家子就被貶為隸臣,幾輩子的積累就這麽化為烏有。當然,尋常黔首也落不到什麽好處,甭管他們今年的徭役有沒有服過,這個時候直接就被就地征召充做民夫。
若是沒有對比,那大家也只能是自認倒黴,可誰讓遼軍秋毫無犯,甚至大把的好處隨便撒。遼國那邊物質是真的充裕,要不是劉昌還算是控制,加上遼國的主流還是對外擴張,否則的話,大批的工業化產品往大漢傾銷,能直接摧毀漢室的小農經濟。
如今是戰時,遼國軍方又一向不缺錢,加上劉昌本來就存著花錢買民心的打算,因此,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源源不斷地流入戰區,美其名曰幫助戰後重建。只要你肯幫遼軍做一點小事,就能夠拿到遼軍發行的軍票,並用軍票兌換到各種商品,衣食住行,樣樣俱全。對於戰區的百姓來說,給遼軍幹點活算什麽,他們平常從年頭勞作到年尾,能不拉饑荒都算是天幸,而如今呢,隨便幫著修修路,搬搬東西,做做飯,甚至是指個路,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。
這下子還有什麽好說的,一個個那叫一個歡欣鼓舞,很多恨不得遼軍一輩子不要走了。
如此再對比一下漢軍的作為,頓時竟是出現了一個荒唐的情況,漢軍還沒到呢,就有大量百姓拋家舍業,或是只攜帶一些細軟,就往南邊原本應該屬於叛軍的地方跑,叛軍那邊一些軍隊拿了遼軍的好處,對此也是睜只眼閉只眼,就這麽任由這些百姓往遼軍的控制區跑,到了地方之後被早就對移民流程熟極而流的遼軍接手分流,願意移民北方的就直接上傳,不願意的也能就地安排下來,畢竟,這年頭南方開發程度並不高,遼軍來了之後,就開始大興水利,修橋鋪路,許多原本不適合居住的地方就這麽被開發了出來,分配給了新來的百姓。
遼軍這邊穩打穩紮,倒是漢軍和叛軍那邊你來我往,打得熱鬧,一封封戰報通過各個渠道送往長安未央宮,劉恒看著都覺得牙疼。
有道是請神容易送神難,遼軍進展迅速的時候,劉恒擔心遼軍直接達到函谷關門外,以後天子詔令出不得函谷關,結果遼軍如今放慢速度,劉恒就擔心遼軍借著這個機會消磨漢軍與叛軍的實力,自個坐山觀虎鬥了。
這等擔憂劉恒是不好在朝堂上直接說出口的,隨著當年那些開國功臣的漸漸落幕,如今朝堂上不少人與遼國都有了些利益關系,大家其實都情願讓劉昌繼位,一方面少些腥風血雨,一方面也能跟著混些好處。說白了,遼國軍力強盛,即便是匈奴在遼軍那裏,也被打得跟死狗一樣,劉昌若是繼位,大家定然能混到不少軍功,到時候在北方礦產豐富的地方混個封國,哪怕沒金礦,賣木頭也是細水長流的收益。
總之,別看如今劉恒春秋正盛,但是在許多朝臣眼裏,已經都惦記著新君上位,劉恒又不是傻子,自然能夠看得明白,這也讓他為之郁郁。若是其他兒子有這般本事,劉恒固然忌憚,也會為之欣喜,偏偏是劉昌。如今雖說明面上劉昌對他這個父皇客客氣氣,實際上父子二人之間橫著呂氏母子四人的性命,根本就難以轉圜。
這年頭其實不講究什麽父要子亡,子不得不亡的說法,劉據那般性情,被逼到了懸崖上還起兵造反呢!便是民間,難道做父親的殺了兒子就不犯法了?孔子還說小杖受大杖走呢!何況是殺兒子!依照漢律,就算是兒女不孝,你也只能以這個罪名將兒女送到官府治罪,自個殺人,那肯定是不行的,那是要被貶為隸臣的。當然,你要是有爵位,可以用爵位抵罪。劉恒自個就修改過漢律,將父殺子從充為城旦舂這樣的無期徒刑變成了有期徒刑,一般是六年。但是,呂氏母子,最小的才剛會說話,這你能說是不孝?
若是呂氏都死絕了,那麽自然可以用呂氏謀逆來解釋這一切的合理性,可誰叫劉昌還活著,還成了氣候,哪怕當年參與到誅呂之事的功臣如今都死得差不多了,但是,當年的事情,沒有劉恒的配合,那怎麽可能呢?
所以,指望跟劉昌父慈子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,當一個繼位的新君不願意給前頭的皇帝相應的臉面時,能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,劉恒倒是不指望厚葬,但還是在乎身前身後名的。
這讓劉恒如今前所未有地理解了劉邦當年的想法,不樂意劉盈繼位,更想要愛子劉如意繼承自己的一切,但是劉盈或者是劉盈背後的呂氏乃至開國功臣卻早已經是根深蒂固,即便身為天子,也只能退讓。劉盈好歹還是個仁孝的,對劉如意這樣曾經直接威脅到自己的兄弟也能各種維護(當然沒護住),可是劉昌呢?他真的不會記恨竇皇後和慎夫人所出的幾個孩子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